而 IC 产业起源于美国,不光许多全球知名的企业来自美国,同时 IC 产业也是一个垄断性很高的产业。根据相关资料统计,2017 年全球芯片产值超 3900 亿美元,近一半的销售额被前十大厂商占据,预计 2018 年全年产值达到 4500 亿美元。
这些国际 IC 大厂利用专利,形成一道保护墙,即使中国近几年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,但因受限于IP产权因素,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足以影响国际大厂的企业。
不过,中国人口多、市场大,利用这个优势,且在北京政府的大力金援之下,也已经培养出不少具潜力的大型集团,如华为旗下的海思科技、紫光、中兴通讯旗下的中兴微、大唐电信旗下的大唐半导体等企业。这些企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,使得 2018 年中国芯片产业成为飞黄腾达的一年,当中出现很多自主制造 IC 芯片的事迹。
2018 年中国十大 IC 设计新势力:
十、格力:
格力过去是以空调产品受到瞩目,今年让格力成为焦点的是它开始切入半导体领域。格力过去虽然在空调技术上有所突破,但在核心的空调芯片上,格力几乎依赖于进口,对外芯片采购金额一年约人民币 40 亿元。根据业内人士透露,格力已经可以把 IGBT 自己封装为变频空调必须用的 IPM,空调内机主芯片也可自主设计,目前成立 IC 企业,主要的任务是研发高阶的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。
九、康佳:
康佳为一家老牌的家电企业,之所以开始进入 IC 产业主要目的是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今年康佳在 AI 芯片的研发上下了很大功夫,正在研发的 8K 影像处理芯片在业内引起广泛的关注。而康佳涉猎的 IC 芯片领域包含电视和物联网 IC,并致力于达成芯片销售突破百亿人民币的目标。
八、百度:
今年有许多互联网龙头开始布局 IC 芯片,其中百度在 7 月时发布的 AI 芯片「昆仑」成为全球瞩目焦点。「昆仑」为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,是业内运算能力最高的 AI 芯片,它的运算能力比最新 FPGA 的 AI 加速器性能提升近 30 倍。根据了解,百度 AI 芯片将以开放生态合作的方式来推动,将朝向智慧汽车、智慧设备,语音图像等应用场景迈进,满足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开发需求。
七、阿里巴巴:
阿里巴巴长期以来就投资很多的芯片企业,如寒武纪、深鉴科技、中天微等知名企业。今年阿里巴巴开始自主研发芯片,4 月份,阿里达摩院宣布自主研发神经网络芯片 Ali-NPU,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、机器学习等 AI 计算。9 月时,则宣布成立一家独立的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,该公司将达摩院自主研发芯片业务与阿里收购的中天微整合在一起,推动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。此外,阿里巴巴还将打进 CPU IP Core,这是属于全球最核心的技术,目前只有 ARM、AMD、IBM 等屈指可数的集团拥有相关技术。
六、云知声:
云知声是中国知名的语音技术厂商。今年 5 月,云知声推出第一款物联网 AI 芯片 UniOne。紧接着在 9 月,再发布第一款的 AIoT 芯片「雨燕」,它主要是针对智慧音箱和智慧家庭的解决方案。而业内人士透露,云知声之所以开始切入 IC 芯片是为了加速语音技术的进展,加速语音产品的应用和推广。
五、华米科技:
华米科技为小米的关系企业,今年 9 月其发布一款 AI 芯片 -「黄山一号」,这是全球可穿戴市场中第一款 AI 芯片。「黄山一号」拥有高性能、低功耗、体积小、易于定制化、开放、免费和扩展等特色。目前芯片已经能顺利量产,预期明年将会应用在华米的产品中。